医学专家谈京津冀基础研究:打破“信息孤岛”
河北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在推动与京津基础研究合作方面,河北省不断深化协同机制。为加强三地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改变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三地在基础研究层面设立合作专项,并改进京津冀基础研究项目管理机制,做到“五统一”,即“统一组织、统一申请、统一评审、统一立项、统一管理”。同时,鼓励三地研究团队共享科研资源,搭建互联互通平台,建立三方通用的样本库和数据库,共同使用科研仪器进行科学研究,共同培养学生,定期开展学术研讨交流,集合三方智力进行科研攻关,推动三地建立基础研究合作长效机制,支撑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
刘刚介绍,河北医大一医开展京津冀地区心血管疾病队列研究,对心血管疾病预测预防与个性化健康管理、早筛早诊、药物靶点提供重要的资料。这项基础研究可以构建京津冀地区居民乃至国人的风险预测模型,未来还可进一步研制出临床检测试剂盒,进一步提高精准医学能力。
8月29日,周一,刚停下手上关于石家庄核酸检测方面的工作,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刘刚便拨通了北京、天津同行的电话。近来医院收治了一例腹动脉瘤的患者,京津冀三地的医疗专家将结合基础研究成果和临床信息对患者进行会诊。刘刚坦言,作为较早开展的精准医学研究项目之一,京津冀三地发挥各自优势,解决了很多“卡脖子”问题,“现在三地专家能在更深层次持续交流合作,提高了整体的医疗水平。”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如意
2019年,“腹主动脉瘤代谢分型和诊治”精准医学研究项目在河北省科技厅获批。在该研究框架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开展了联合攻关。三家医院各有特长:安贞医院综合实力较强,研究偏临床方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有大学院校资源支撑,建有小动物模型研究的实验室,偏基础研究;河北医大一院也偏临床研究。
刘刚介绍,三家医院达成了互补效果,既包括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互补,也包括不同研究手段和研究特长的互补。他表示,平时医院之间也有交流,但不够深入。具体项目打破了“信息孤岛”,让三家医院合作找到了契合点,通过整合资源,大大缩短了研究时间。
作为三个项目负责人之一,刘刚负责项目设计、样本库标准建立、样本数据分析和蛋白组化检测等工作。他提到,经协商三地建立了标准化样本库,收集近1000例腹动脉瘤样本信息。共享后,研究者可对病例进行转归分层和高危评价。标准化样本库与医院信息平台相联系,可了解样本的生化指标、影像指标、营养状态、精神状态以及实验室血尿便各种指标,运用大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依托三地联网的数据平台,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大数据关联的算法,可以建立交互分析模块。从而分析出患者更多的临床危险因素,推动精准医学基础研究的发展。
基于本项目,已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其中SCI论文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专利3项;培养了博士后2名,博士生5名,硕士生15名。在研究合作基础上,通过线下和线上结合,河北医大一院举办了“京津冀精准医学学术会议(第三、四届)”,及“京津冀心血管联合科研中心论坛(2021、2022年度)”,通过学术交流,全面了解当前国内外的前沿、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领域重大进展,为京津冀地区青年医师提供了重要合作交流平台。
刘刚是河北医大一院心血管学科的专家。他介绍,腹动脉瘤目前发病率不高,重症较少。若血管有撕裂,患者的可救治性和存活率偏低,而且这类疾病很容易被误诊为胃疼或心脏不适,致死率非常高,“随着中国人均寿命增加,未来疾病发病率将有增高趋势。因此,这类疾病非常具有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