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与临床
    主页 > 综合新闻 >

什么是“医意”?一文读懂医意的内涵与层次结

构建医意层次结构模型

意和医意的区别 通过对“意”和“医意”的阐述,可以明确“医意”与“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范围不同,“意”包括“医意”,“意”是层结构模型的最底层,其上一层次为“医意”。第二,思维的主体不同,“医意”主体是医者,而“意”没有明确主体,可能是医者,也可能是病人。第三,对象不同,“医意”面对的是患者整体的“象”,既包括因疾病所产生的病象,也包括患者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与患者个体相关的心理、行为等所有信息,而“意”的对象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正常人,甚至可以是其他行业,比如音乐、美术等方面。

(本文摘编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年第27卷第7期)

医意的基本概念 医意指医生的意识行为,是对“象”的动态了解、认识、分析与领悟过程;是中医思维和医家的知识、经验等在诊疗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在临证中,医生是医意的主体,医生在病情资料的基础上不断分析判断、反复修正得出证名的过程,就是“医意”。因此,“医意”是决定疗效的关键,它决定了病证的诊治效果,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生成 即将转化的信息进一步形成主体脑海中整体的象,是心象充实、丰富的过程。主体要结合环境、情感、个体特点等,运用知识和经验生成整体、丰富的象,整体象是多因素的复合体,是系统,也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

医意的每一层都具有不同功能,从而实现层次的提升。这些功能主要体现在意力层面,它是思维的主体实施过程。医意的层次模型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医意分三个层次

意力 是意的能力体现,是对“象”的观察与测量,也是思维的实施过程,是对“象”态转变的概率性而非唯一性描述,是对“象”态的把握度与知识库的综合分析与判断的过程。在此间,意识活动和知识网发生作用,最终意力在意向的指导下,反复思维、判断,以达到意果的层次,意力中坚定的部分(即与意力重合的部分)推动意力的实施。意力面对的是个体所表现出的“象”,由于“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体体质特点、环境因素、药物等,导致个体所表现的“象”是动态的,意力应随之而不断获取和认识新的“象”,此过程需要知识、经验的积累,并结合个人的主观思维判断和悟性,从直觉体悟、逻辑推理、灵感的闪现,最终上升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意力的过程,有分叉、有发散,是非线性的,并可能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象”整体、恒动、宏观的特点决定意力的过程不断接近真实世界的结果。这就要求医生应不断丰富个人知识,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拓展思维,将思维与知识有机结合,加以运用,使意力能足够应对千变万化的“象”,而不至于因意力的匮乏出现失治误治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获取相对容易,而发散思维的培养是有难度的,为此,思维训练对意力的丰富十分必要。而如何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和培养,笔者认为,中医思维具体表现形式的构建很关键,能使思维具有可重复性,真正提高意力。

?医意指医生的意识行为,是对“象”的动态了解、认识、分析与领悟过程;是中医思维和医家的知识、经验等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决定疗效的关键。

医意的相关古籍论述 晋代程本《子华子》载:“医者,理也;理者,意也。”此处“意”即强调要重视医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悟性。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仲景曰欲疗诸病,当先以汤荡涤五脏六腑……故用汤也;若四肢病久,风冷发动,次当用散;……次当用丸,……能参合而行之者,可谓上工。故曰医者意也。” 孙思邈引用张仲景的这句话,旨在表明行医治病,贵在思辨,强调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医者的思考能力与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言:“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元代朱丹溪《局方发挥》曰:“古人以神圣工巧言医,又曰医者意也。以其传授虽的,造诣虽深,临机应变,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自非尽君子随时反中之妙,宁无愧于医乎?”要深谙其理,临机应变。以上说明以“意”所呈现的临床诊疗思维过程是极其重要的。

转化 是将有用的信息进行转化,是物象映射到思维主体从而形成立体的心象,是客体到主体的过程。这一过程转化的是经过筛选的主要信息,比如,患者的主要病象是思维的进一步深化。不同个体因知识网络的多寡及知识库的品质差异,滤过后转化的心象也会存在不同,甚至直接影响结果。也就是说,对同一个患者,不同医者得出不同的诊断,其主要原因在于映射的心象不同。因此,医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也就是意力,将影响转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