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与临床
    主页 > 综合新闻 >

延安大学用延安精神发展基础医学培养医疗人才

近年来,延安大学遵循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规律,注重内涵、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坚持“在改革中讲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抓质量,在质量中显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的工作思路和的工作原则,确定了统筹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全面提升医学教育质量的根本任务,多措并举,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

-- 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是在基础设施、师资力量能够保证的情况下,本科每年招生扩增至750人,研究生每年扩增至365人。二是积极推进“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推进了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整合,突出了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相结合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实行了“院校共育”培养模式,落实了“双导师”制,共建联合实验室。四是延安大学咸阳医院被列为学校直属附属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西电集团职工医院、商洛市中心医院、铜川市人民医院、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榆林市第二医院成为该校非直属附属医院;宝鸡高新医院、宝鸡第三人民医院成为该校教学医院。五是注重质量内涵建设,六年有效期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六是做好了新增专业和学科方向所需实验室的协调配套建设,利用校区搬迁,扩建了各专业实验室;建成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七是深化社会服务职能,完善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体系,完成了2000名全科医生进行转岗培训,已完成15期基层医生转岗培训工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培训2113名专业人才。

-- 制定队伍建设新渠道。 一是多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面向社会招聘学科领军人物,鼓励讲师或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赴国内知名大学进修培训学习。二是临床教师管理实行双向管理,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结合附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出台了附院临床教师教学职称评审办法。

-- 确定学科建设新阵地。 一是强化优势学科建设,突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优势地位,将基础医学建设成为陕西省一流学科。二是新增延安市慢性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延安市神经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延安市微生物药物创新与转化重点实验室,获批陕西省肿瘤细胞分子与表观调控研究创新团队1个。三是扶持孕育学科新的增长点,根据学科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发展模式推进护理学学科建设。

-- 明确科学研究新方向。 一是培养和引进了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物,培养优秀学术骨干,借助特聘教授、客座教授的指导,逐步形成研究方向稳定的科研团队。肿瘤学团队获批陕西省肿瘤细胞分子与表观调控研究创新团队。二是建立了神经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心理学三个科学研究平台。“神经生物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慢性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微生物药物创新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建成延安市重点实验室。三是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广泛开展了校内、校际及国际学术交流,已邀请15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

-- 制定基础建设新办法。 一是医学院校区由马家湾整体搬迁至杨家岭,对教学楼、实验楼和学生宿舍进行整体科学布局,改造新建了一个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校区面积由原来马家湾校区㎡增加到杨家岭校区㎡,使教师教学、科研、教辅、图书、实验及学生的生活学习空间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二是注重“延安精神”“白求恩精神”“红医精神”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源育人,将“仁心”教育贯彻始终。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医学教育的中心工作,通过师资队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建设,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搭建医学研究创新平台,切实服务陕西及周边地区。

【来源:延安大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