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与临床
    主页 > 综合新闻 >

医院信息集成平台 IT 基础架构需求分析与方案选

内容导读

近年来,在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级要求以及医院在不同业务间实现协同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集成平台成为各大型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重点的项目。

本文将围绕医院集成平台的资源需求以及其对 IT 基础架构的要求展开讨论,并给出基于超融合架构的方案配置参考与传统架构的对比分析。

集成平台在医院信息化中承担的角色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医院逐步上线了 HIS、EMR、PACS、LIS 等多个业务系统。

由于这些业务系统由不同厂家开发,各个系统拥有不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进而导致不同业务系统之间需求调用复杂、接口数量多且无统一标准、数据交互效率低下、维护困难等问题。

集成平台的重要性在于,其不仅能够在各个系统之间实现统一集成和交互,同时为数据集成提供了可能。

通过将各个系统产生的数据集中存储并重新组织形成医院的数据仓库,集成平台为下一步数据分析创造条件,即充分挖掘数据价值进而形成一系列数字化应用支撑智能化决策,帮助医院实现真正数字化转型。可以说,集成平台是医院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

在部署集成平台时,医院需要清晰了解集成平台的架构,从平台的实际需求出发,并结合医院资源池建设的整体规划,为集成平台选择合适的基础架构。

集成平台架构简介

医院集成平台的实现方案有很多种,早期以接口调用集成方案为主,但这种方案集成效率较低,后期逐渐转向企业服务总线(ESB)为主要框架。

ESB 优势

  • 可根据客户的请求和事件提供路由,数据转换、翻译等服务。
  • 具有快速、并行的消息处理能力。

ESB 劣势

  • 无法保证消息或服务请求的顺序,而医院业务之间调用大多有严格处理顺序要求。
  • 不支持国际医疗标准,不利于医疗数据上报、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交互。

ESB 引入消息队列软件处理服务请求顺序的问题、改造 ESB 支持医疗标准协议等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 ESB 的优化,但存在方案极其复杂,开发难度过大,成本过高等问题,可见在集成平台建设中,单凭 ESB 软件是无法完全满足业务的需求。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试错,医院集成平台逐步形成了以 ESB(企业服务总线)、IE(集成引擎)、ETL 工具三种技术组合而成的搭建方案。

如上图所示,集成平台的集成工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应用集成和数据集成。

应用集成

应用集成主要实现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请求和调用,由 ESB 和 IE(集成引擎)两部分组成;其中 ESB 负责同步数据处理操作,IE 集成引擎负责异步数据处理。

  • ESB 充分发挥并行处理优势,实时、高效地处理系统之间的请求。
  • IE 集成引擎支持以 HL7、CDA 等国际医疗标准协议交互,提供消息异步处理机制,解决重视次序的服务调用需求。

国内集成平台常用的集成引擎方案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国内的集成平台厂商大多采用国外成熟的 ESB 企业服务总线产品/集成引擎产品。

常见 ESB/集成引擎 产品的系统要求和数据库支持情况如下:

数据集成

数据集成主要任务是将医院各个系统所产生的数据集中,清洗,并以新的组织结构进行存储,形成医院数据仓库,以便后续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利用。

ETL 工具

ETL 是 extract-transform-load 三个数据处理过程的缩写:

  • 数据抽取(Extract):连接各个业务系统数据库,抽取数据库日志和事务数据。
  • 数据转换(Transform):抽取数据后,对数据进行验证、清洗、根据规则执行转换。
  • 数据加载(Load):将处理好的数据加载到目标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