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与临床
    主页 > 期刊导读 >

精准扶贫三山一滩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

河南“三山一滩”地区主要是指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和黄河滩区等深度贫困连片地区。目前,河南省打赢扶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就是彻底改变“三山一滩”地区的贫困落后面貌,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此,河南省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准病根精确制导,以“一对一”的结对精准帮扶为主要抓手,彻底摆脱以往的走形式、搞样子的花架子,真正让全省亿万人民特别是贫困群体能够早日脱贫。

河南“三山一滩”地区要实现乡村振兴,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工作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是要在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脱贫效果等方面落实精准措施,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攻坚战。

1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一个坚持针对贫困问题的精准帮扶活动,旨在消灭贫困,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要实施精准帮扶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扶真贫,真帮扶,使贫困人群真脱贫,走致富路。

1.1 历史上的贫困问题贫困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早在现代智人为生存奔波之际,解决和改善饮食、居住等基本生活条件就一直是努力实现的目标。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期,无论是北京的山顶洞人居住地,还是在发现壁画的欧洲法国岩洞和匈牙利的塔塔[1],从其穴居山洞的情形来看,贫穷和窘迫的状态可见一斑,这在近代以来的历次考古发现中有多处明显的证据。在古代中国,传说中的有巢氏开始利用木本树干和草本枝叶建造房子,房子的出现是古代华夏人解决住宿条件贫困问题的最早实践;神农氏尝百草则是从解决疾病这一困扰先民生活的问题入手,试图找到医治病痛的灵丹妙药,由此发展而来的医疗扶贫也是当今扶贫的一个重要内容。当然,这一历史时期的贫困是普遍存在的,主要是由客观世界所引起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后,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分配的不均衡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大,由此出现了奴隶的普遍贫困和奴隶主的相对富裕。奴隶社会的出现则使得贫困问题从普遍性变成了阶级性,从客观存在的贫困变成了客观性问题贫困与主观式问题贫困共存的局面,这一时期的贫困问题是以统治者的主观因素导致为主。在奴隶社会,一方面奴隶主骄奢淫逸,过着酒池肉林的奢靡生活;另一方面,穷苦大众因为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和人身自由都被奴隶主所控制,几乎没有任何可以摆脱贫困的希望和迹象。

到了封建社会,王公贵族一方面通过“井田制”等手段解放了奴隶的生产束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贫困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土地紧紧地将农民束缚在他们周围,为他们提供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各种服务。但因为在封建制度下,长期固化的阶级对立,导致了封建领主们只是注重巩固自身的地位,而对改进生产力的热情不高,科学技术长期停滞不前,贫困问题仍然是下层民众的最大生计问题。日常情况下老百姓的收成仅能果腹,维持基本的生存,一旦到了灾荒年景,就不得不外出逃荒讨生活,而那些不愿坐以待毙的灾民就会揭竿而起,打出“均田地”“不纳粮”的旗号。说到底这是贫困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的恶果,正如杜甫诗句所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贫困问题在大唐盛世就已经这样明显,更何况其他没有彪炳史册的时代。而那个听闻百姓饿死竟然发出“何不食肉靡”之感慨的皇帝,更是统治阶级对贫困问题没有足够重视的明证。此外,“满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年年苦恨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等诗句都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贫困主要来自于阶级压迫和财富分配不均。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问题,但随着工业生产特别是化工产业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受到了水污染、大气污染、气候变暖等威胁,各种经济政治的不平等,都将贫困深深地刻在产业工人和小农生产者身上。特别是随着资产阶级在全球范围内的烧杀抢夺,广大亚非拉国家的贫困问题成了一个世界性难题。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始终将解决人民的贫困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东西方对贫困问题有着很大的文化差异。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富贵于我若浮云”,提出了安贫乐道的思想。当然孔子认为的贫穷不是真正的缺衣少穿,而是对“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贫生活的赞赏,引导人们不去追求奢华浪费的生活。孟子则从民本思想出发,提出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的做法,认为这样就可以“黎民不饥不寒”,并最终解决贫困。列子借愚公之口说出了“人定胜天”的道理,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立志改变贫困面貌的精神。可以说,安贫乐道思想、民本思想和人定胜天的思想是中国人看待贫困问题的几个关键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