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与临床
    主页 > 期刊导读 >

浅谈人体组织学总论与各论之间内在整合线索的

随着科技进步,医学教育模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医学基础课程正向着前沿化、综合化的趋势发展[1,2]。《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同时也是衔接基础医学各学科以及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3]。作为高校课程建设中心环节,教材建设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效果和学生培养的方向[4,5]。目前我国《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既有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有各种协编和自编教材,在形式和内容上各具特色[6]。纵观各种版本的教材,前7章多为总论,除第1章绪论外,其余6章讲授4种基本组织,其中结缔组织的内容有3章;后12章为各论,讲授除运动系统外的九大系统的主要器官,这些器官分别按照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4个层次进行授课[7-12]。

根据学科发展和形态学认知规律,组织学教材编写过程中遵循着一条“宏观-微观-宏观”的内在整合线索:组织学总论将不同器官的共同结构特征从微观角度抽象概括成4种基本组织;组织学各论按照4种组织的构成方式分别描述不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7-12]。然而,组织学各论并非单纯讲述器官的微观特征,而是在总论的基础上将4种基本组织还原成器官的立体结构,旨在将解剖学宏观结构与组织学微观结构整合在一起,从而使受教者对人体结构和功能产生一个多维统合的认识。这是一条传统组织学教学特有的内在线索,符合形态学发展和认知规律,同时也是组织学发挥学科“桥梁”作用的关键所在。但是,组织学教材内容安排和实际授课过程中总论教学多侧重微观结构特征,而各论教学缺乏从组织学角度重构器官三维结构的环节。因此总论与各论、器官与组织彼此脱节,导致现有组织学教学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1 总论侧重微观结构特征,缺乏器官水平的宏观视角

组织学总论的核心是4种基本组织,这部分内容是组织学规律性知识的高度总结,也是组织学的精华。虽然组织学内容安排采用总论-各论的形式,但现有教材总论内容侧重于组织和细胞水平,对4种基本组织在器官内的分布规律描述不清,这导致总论内容与各论器官脱节,使总论失去了应有的铺垫作用,现具体表现如下。

1.1 上皮组织内容与器官教学脱节之处

上皮组织种类较多、功能复杂,但是结构相对简单。虽然上皮组织在总论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小,但是这部分内容却与各论器官教学密切相关。例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和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直接暴露在外面,上皮组织的功能就代表所在器官的功能。上皮组织总论部分把不同器官内有关上皮组织的共性部分提炼出来,旨在使受教者了解上皮组织结构特征的同时,掌握它们分布和功能的一般规律。然而实际上,上皮组织一章侧重点多为上皮细胞极性面的超微结构,没有做到从器官的角度认识上皮组织的一般规律。

有关基膜内容的纰漏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基膜相当于“两面胶”,通过细胞外基质和连接蛋白将上皮组织连接固定到邻近的结缔组织上,同时还能把结缔组织与肌组织以及神经组织分隔开来。因此基膜不是上皮组织特有的结构,除了具有迁移能力的细胞不带基膜外,上皮、脂肪、肌和周围神经胶质等细胞都有基膜。基膜是一个“界标性”概念,但是总论教学没有利用好这个“界标”将4种基本组织的关系清楚地体现出来。

上皮细胞侧面存在4种连接方式,其中缝隙连接还存在于平滑肌、心肌、骨骼以及神经组织内。不同组织内的缝隙连接功能也有所不同:在上皮组织内缝隙连接能够转运水和电解质;在心血管和胃肠道内缝隙连接能够传递电信号,使心肌或平滑肌同步收缩;在神经组织内缝隙连接通常被称为电突触,参与神经信号的传递。

有些上皮组织进入结缔组织内,形成排列紧密、具有基膜包裹的细胞团,叫上皮样组织。很多教材并没有介绍上皮样组织的概念,但是各论内却出现了感觉上皮(感官和味觉感受器)、肌样上皮(腺体外周)等所谓上皮样组织。类似的纰漏没有为各论教学起到铺垫作用,受教者在各论学习时遇到陌生名词后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不解和疑惑。

1.2 结缔组织内容与器官教学脱节之处

结缔组织内容较多,在总论内分为三章:结合性(疏松、致密)结缔组织、支持性结缔组织(软骨和骨)以及血液和淋巴。目前,结合性结缔组织授课内容多侧重结缔组织的3种纤维和7种细胞成分,现有教材没有归纳结缔组织在不同器官内的分布规律和功能特性,这导致受教者对结缔组织缺乏整体性概念,在各论实习过程中分不清结缔组织,对结缔组织的类型发生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