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与临床
    主页 > 期刊导读 >

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

临床思维,指的是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医务工作人员合理有效地运用自身掌握的医学理论知识,结合观测到的临床表现以及检查结果,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以及治疗的过程,需要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协调统一。[1]

1 医学类高校基础医学相关课程教学中临床思维培养的现状

1.1 新进教师医学专业背景薄弱,临床经验不足

作为临床之前的基础课程教学任务的传授者,基础医学相关专业的老师们肩负着引导学生正式步入医学的神圣殿堂的重要使命,其教授的学生整个医学生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都和老师的职业素养、教学背景密切相关。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离不开教育经验丰富并且同时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师的指导,而具有临床经验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师的极度匮乏恰恰是问题的根源所在。近年来高等医科类学校的教师准入门槛越来越高,新入校从事医学相关专业教学的老师很多要求必须具有博士学历,但是对于临床相关专业的博士生来说,他们更倾向于进入各大医院而不是高校,这就导致了大量的非临床医学专业,包括生物学、兽医学、药理学等专业的毕业博士纷纷进入各大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院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由于专业的不对口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没有真正进入过临床实习,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基础医学院为例,近几年引进的年轻博士无一人来自临床相关专业,同样也没有真正接触过一线的临床实践工作,教师本身临床医学经验的匮乏必将导致在教学工作中无法真正开展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2]

1.2 课程改革深化度不够,基础的医学理论和实际的临床实践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统一

长期以来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是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的主要教育模式,在此模式下大部分学生进入学校最初学习的均为基础医学相关的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等,这些课程内容烦琐,描述抽象,对于没有任何临床概念的大一、大二学生来说学起来极为吃力。而且在学生进入后期的临床实践的时候,由于前期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是以单学科为模式的理论知识讲授和被动地知识灌输,学生所学知识体系没有得到系统性整合,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后期进入临床实践以后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无法有效统一。临床反馈表明,很多刚完成前期基础医学课程转入临床实践的学生存在思考问题简单化、思维片面、处理问题印象化等问题,面对具体的病例的时候,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到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因此大多数的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老师所做出的诊疗结果等一系列问题,而不是自己观察和思考。[3]

1.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

近年来医学领域的知识呈爆发性增长,传统的以书本内容为主的教育方法,已经完全无法适应目前社会高频率的知识更新节奏,而且基础医学课程绝大部分集中在大学头两年,同学们刚刚从“应试教育”的模式里面出来,其自主学习能力尚处于较为初级阶段,基本上以死记硬背老师授课的知识为主要学习方式,现有的研究也表明大部分的临床医学类学生在基础医学课程课前预习人数低于未曾预习人数,课后复习的人数也少于不复习人数。而且同学们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我学习的效率普遍不高,师生之间的交流尚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水平,[4]这些都阻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如果想尽快的培养学生独立的临床思维,就必须尽快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

2 加强基础医学相关课程教学中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措施和策略

2.1 降低教师录入学历要求,加强与临床医院之间的联系,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的是否具有独立且具有创新性的临床思维将直接决定其教授的学生的临床思维启发的深广度,从目前基础医学师资的实际状况出发,我们可以适当降低教师的准入门槛,在一些和后期临床教学密切相关比如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等学科的教师招聘中,我们可以考虑招聘优秀的临床医学硕士毕业生或者硕士学历的临床医生,同时教研室内部需要积极发挥教研室内部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的“传-帮-带”作用,尤其对于非医学专业的教师来说,更应全面系统地听本专业课程和相关医学专业课程,悉心向本教研室具有教学经验丰富的前辈老师学习。[5]

2.2 加快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强化临床思维培养

目前单纯的以学科为主的教学体系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临床医生的培养需要,因此在基础医学领域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显得尤为迫切。首先可以对原有的学科构架进行重新组合,尝试以临床医院各科室的需求为导向将基础医学整合成若干门内容相互联系的课程,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模式不仅可以避免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同知识的重复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