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与临床
    主页 > 期刊导读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阐述“发展主线”时指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改革,其中教育属于社会领域[2]。

医学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它为社会培养医学领域未来的领军人才,为实现“健康中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各项改革,优化医学研究生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医学高端人才,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3]。本文在改革目标分析的基础上,从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的角度,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例,对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路径进行阐述。

1 改革目标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通过调整与优化教育政策、制度、资源配置和服务等层面全面推动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培养出更多高层次医学人才[4]。因此,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就是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强化创新。

1.1 以优化结构为基础

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结构的表现。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是对现有的 “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比如,瞄准医学研究生教育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短板——临床研究生研究能力较弱着手,以提升临床科研能力为目标,通过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采取基础和临床学科共建的培养模式,一方面为医学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和切入点[5]。另一方面也优化了临床科研能力力量的结构,在制度层面上弥补了医学院校发展的短板。

1.2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标和最终价值取向是提高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其质量的提高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等。可见,医学研究生教育目标是个多元、立体全方位的系统。其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深化综合改革,形成多元主体(优化学位授权、科学布局学科专业和服务社会等)参与质量控制管理评价、运行和评估控制体制。

1.3 以强化创新为灵魂

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以强化创新为灵魂贯穿于整个改革之中。要强化创新,首先要回归大学本质,扩大办学自主权,调动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以对现实社会理想批判,对学术问题刨根问底,对临床难题迎难而上,以发挥人的创新潜能,推动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立,最终建立科学合理的医学研究生教育体制。

2 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

科学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基础为一个命题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应当年教育弊端而生,其符合现代大学发展的理论逻辑,且建立在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基础上[5]。

2.1 结构性失调要求优化医学研究生教育

医学研究生教育结构决定着医学研究生教育内部各因素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随着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仍存在许多不足和弊端。比如,面临基础与临床严重脱节,传统的单导师制度培养模式不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源于忽视了从“供给侧”考虑医学研究生教育的自身归路。因此,推动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积极引领医学院校适应社会进步转变的必然选择[5]。

2.2 推进内涵式发展亟待提升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

《2010年-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都明确要求,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5]。而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调整和充实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为适应社会对高端医学人才的需要,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入学率逐年提升。这导致不同背景、不同学习能力的生源涌入。医学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扩大数量供给,又注重内在发展品质供给,从而能更好地迎接超大规模的、个性化的高等教育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