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与临床
    主页 > 期刊导读 >

在基础医学专业高级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专业自开办以来,着力于培养兼具临床视野和科研实力的精尖人才。高级生物化学既是生命科学的基础,也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是现代科研教学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1]。

一、基础医学专业

基础医学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2014年南京医科大学开始招收五年制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在学分制、班建制的基础上实行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同时也便于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

二、PBL教学的特点

1.普通教学方式的弊端。基础医学专业课程多,知识抽象枯燥,难以记忆与掌握,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导致学习效果差。现行主流的教育方式迫使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记忆教材内容,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与看法[2]。

2.PBL教学在基础医学专业课程中的必要性。PBL具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以问题为基础的特点。学生围绕着问题利用各种途径去查找资料,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通过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目前PBL在国内部分高等院校和部分专业中试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PBL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需要以批判的思维对待查找到的资料信息,从多维的角度分析和看待问题,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思考问题更加成熟独立。此外,当今是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通过各种媒介去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也是大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PBL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使用各种媒介搜集信息的技能。因此,将PBL引入医学生课程教学中大有裨益。

3.PBL课程在高级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实际运用与特色。高级生物化学课程包括实验课和理论课,其中理论课又分为传统课堂讲授和PBL教学两部分。PBL运用三个案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增长学生的见识,活跃学生的思维。第一个案例是本校生化学系长期研究的糖尿病。糖尿病作为常见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且学生已经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等课程中学过糖脂代谢及糖尿病病理改变,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因此能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第二个案例以非酒精性脂肪肝作为载体,将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免疫共沉淀、聚合酶链式反应等实验方法穿插其中,以疑问式结尾引导学生思考,启发他们自觉主动地设计实验方案。该案例将科研与临床相结合,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第三个案例巧妙地将本科生接触科研实验的经历穿插其中,以具体科学问题为引子,将文献阅读、生化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训练融为一体,引导学生逐步剖析并解决问题。由于学生已跟随导师进行科研学习,对案例中贴近自身科研经历的部分容易产生共鸣,更容易对科学研究产生兴趣。

三、问题探讨

课程设置精妙之外尚存在一些值得探讨之处。首先,大多数学生从小接受传统应试教育,不能适应大学教育模式的突然转换,容易感到不知所措,产生负面情绪,譬如厌学、焦虑、自卑等等。其次,PBL课程安排在考试月,与复习备考相冲突,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另外,部分学生查找到的资料过于科普,根本不能解答临床或科学问题[3],讨论时对着手机将材料读一遍,不能有效提炼和整合信息,造成知识点的重复或遗漏,课堂效率低。部分教师忽视对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此外,现行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考核结果失去公平性。

四、解决方案

1.对课程安排作适当调整。首先,将PBL课程穿插在理论课程之间,不仅可以减少考试月的影响,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合理安排各个案例占用的课时及每一幕提问与解答占用的时间,保证案例的整体完成效果。

2.优化教师的作用。在正式开课前,教师与学生可先自我介绍、相互熟悉,并进行预课堂演练,给学生熟悉课程的时间[4]。对于上课方式及讨论模式,教师可先给予学生一定提示和指导,在初次布置问题时应预留较多的准备时间;在讨论时教师应做好组织工作,对学生的努力给予适当的肯定,以增强学生的兴趣,起到正向反馈的作用;对于案例的总结不宜使用结论式的语气,建议采取开放式结尾,留给学生思考和质疑的空间。

3.学生树立团队理念。小组成员要有团队意识,合理分工、相互配合。主席负责统筹安排,指导组员课下查找资料并进行初步的分享和讨论,重复则删、遗漏则补,尽量在课堂上提供精简完善的资料供大家学习。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还能对他们形成一定的约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通过分享学习收获,共同进步,还能提高同学间的凝聚力[5]。